数字盘点春节假期消费 多项数据喜人******
央视网消息:今年春节假期,无论是餐饮、旅游,还是文化娱乐,市场需求不断释放。国家税务总局数据显示,这个春节,衣食住行各领域消费都很旺。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增值税发票数据,春节假期,粮油食品等基本生活类商品销售收入同比增长31.5%,其中,果品蔬菜、肉禽蛋奶同比分别增长39%、28.6%。酒水饮料等商品需求旺盛,酒、饮料及茶叶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8.7%。生活必需品销售在恢复,餐饮市场也呈现出热闹的场景。
到店就餐火爆,“上门代厨”也颇受青睐。
网络预订平台数据显示,春节假期前6天,全国多人堂食套餐订单量同比增长53%。其中,上海堂食消费最旺,订单量同比增长超200%。
说完了餐饮市场,我们再来看看旅游市场。今年春节,不少人都选择外出游玩,这让旅游和住宿服务业加快恢复。
在山东济南,春节假期前六天,济南市纳入监测的28家景区共接待游客240万人次,同比增长64%。为了吸引游客,天下第一泉景区、百脉泉景区等12家国有A级景区实行首道门票免费。
在河南洛阳的龙门景区,大年初一游客接待量超过3万人次,大年初二半天时间入园游客就达到了2万人次。
国家税务总局增值税发票数据显示,春节假期,旅行社及相关服务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3倍。旅游饭店、经济型连锁酒店销售收入同比分别增长16.4%、30.6%,民宿服务提供个性化服务受到游客欢迎,销售收入同比增长74.2%。
网络平台数据则显示,春节期间,大理、丽江、厦门、三亚、北海成民宿预订最热城市。
根据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测算,今年春节假期,全国国内旅游出游3.08亿人次,同比增长23.1%;实现国内旅游收入3758.43亿元,同比增长30%。全国10739家A级旅游景区正常开放,各地相继出台景区门票减免或打折、发放文化和旅游消费券等惠民利民政策措施。其中,江苏、安徽等地的特色民俗游,新疆、黑龙江等地的冰雪游以及海南的各项水上娱乐项目成为假期游客的主要选择方向。(央视网)
意大利人萨拉:从“中国迷”到“中意你”****** (新春见闻)意大利人萨拉:从“中国迷”到“中意你” 中新社昆明2月3日电 题:意大利人萨拉:从“中国迷”到“中意你” 作者 罗婕 在中国生活了13年的萨拉(Zago Sara),近日回到家乡意大利戈里齐亚与家人团聚。春节过后,她和阔别许久的朋友们到中餐馆聚会,向他们介绍“中意你”的新伙伴和他们在中国的故事。 两年前,萨拉与中国好友王心怡在云南昆明发起“中意你|Kunming-Italia”主题分享活动,成为新冠疫情期间两国民间文化交流的新窗口。 来中国前,萨拉已是一个“中国迷”。大学时,她开始学习中文,并爱上中国历史文化。2010年,她通过交换学习的机会来到中国,并决定留在昆明一家企业谋求发展。 “这里四通八达,自然环境优越,和我的家乡十分相似。”享受着“春城”生活,萨拉笑说,“云南是我想住一辈子的地方”。 如今,萨拉从事意中两国间的跨境贸易,成为中国意大利商会成员。她将自己的事业比作一座桥梁,“让两国企业了解彼此市场,创造更大的商业价值”。 中意同为文明古国。作为世界文化遗产最多的国家之一,意大利将手工艺视为国粹。萨拉对传统手工艺情有独钟,2018年,她决定在中国创业,推动意大利手工艺品进入中国市场。 “云南的古老手工艺也带给我巨大惊喜。”行走云南多年,萨拉收集大理扎染、丽江银胎掐丝珐琅器等一众极具民族特色的非遗工艺品,计划作为展品向意大利手工艺展会推介。“但当时受疫情影响,计划只得搁置。” 2021年,王心怡从意大利回到中国。王心怡是一名策展人,在意大利学习生活11年,从事两国间的文化、艺术交流推广。萨拉说,“我们看法一致,疫情能阻碍人员往来,但不能阻挡人文交流。” 于是,两人一拍即合,共同发起“中意你”活动,吸引对中意两国文化感兴趣的多国友人,一同感受文化碰撞,加深彼此了解,打破刻板印象。 “看见差异是相互理解的开始。”一次“中意你”的电影文化主题交流让王心怡印象深刻,“看完中国新派武侠的传承之作和充满‘意国风情’的经典影片,大家从美学呈现聊到电影所表现的价值观,对两国文化的认知更进一步”。 王心怡表示,“中意你”创办两年来,以电影文化、女性力量、饮食文化、旅游记忆等话题举办十余场活动,吸引数百位中意文化爱好者。 回到意大利后,萨拉萌生新想法——将“中意你”落地意大利。“我想重启计划,推广云南工艺品到意大利。相信不管是商品贸易还是人文交流,都将迎来新机遇。”萨拉说。 春节期间,意大利罗马、米兰、威尼斯等多个城市举办庆祝活动,盛大而热闹的场景让萨拉感受到,当地人对中国文化充满好奇和热情,“可以期待‘中意你’的种子在意大利萌发新芽”。(完) (文图:赵筱尘 巫邓炎) [责编:天天中] 阅读剩余全文() ![]() 永旺快投彩票平台地图 |